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“战斗”,乐从社区蚊虫数量显著减少

顺德 更新于:2025-08-16 23:18
  • 手机用户50346691076
    一个多月的“战斗”,乐从社区的居民觉得,蚊子“肉眼可见”般地减少了。工作人员还是每天背着喷雾器,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多次消杀。有7.2万常住人口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社区,是顺德此轮基孔肯雅热最严重的地区之一。截至目前,该社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超七百例。8月2日至今,该社区的单日新增病例保持低位,基本维持在个位数以内。据广东省疾控局通报,截至8月9日,广东省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超9000例。当前,除了广东省,个别省份也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。近期,全国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,呼吁公众防范基孔肯雅热。潘远锋毕业后进入乐从镇乐从社区工作。今年7月8日,他第一次听说有基孔肯雅热,“大家都很紧张”。据潘远锋介绍,早期,社区的主要工作是“入户”。乐从社区有2万多户,要在几天内完成入户全覆盖,是极大的考验。乐从社区工作人员仅有50余人,人手不够,就发动了志愿者,基本都是辖区的居民和学生。62岁邝婉雯是乐从社区的居民,和女儿住在一栋3层自建房里。她说,顺德第一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就离她家300米,得知有疫情后,她格外重视防护。此前,家里的门窗就装有纱窗,室内很少有蚊子。为了防止万一,她还是坚持天天点蚊香、喷驱蚊水,睡觉时挂蚊帐。而且为了避免滋生蚊虫,她直接把富贵竹弃养了。邝婉雯也是一名志愿者,他们一般2-3人一组,负责“入户”。主要工作是派发传单,做宣传;查看居民家的环境,清理积水及垃圾;若发现有发烧等症状的居民,立即报告社区。在网络上,一些网友对入户提出了质疑,认为“天天上门”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干扰,也没有必要,不少居民都有抵触情绪。邝婉雯说,乐从社区有不少老人,不少独居老人都不太愿意陌生人进门。如有一户是一对年逾七旬的夫妻,住4层自建房,明明室内亮着灯,但就是不开门。经过软磨硬泡,对方才开了门。志愿者们笑着和他们沟通,并打扫了家里的积水和垃圾,这对老夫妻才放下戒备,原来他们知道家里卫生状况不过关,有顾虑,才不愿意开门。因经常上门,邝婉雯也被居民质问,“你们不放心我们吗,(卫生)已经做得很好了。”邝婉雯表示,面对这些情况,志愿者没有好的办法,只能软磨硬泡,想法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。在顺德当地,很多居民喜欢在家里养富贵竹、万年青等水生植物。邝婉雯透露,最初,他们入户帮住户更换花盆里的水,往水里甩灭蚊药。疫情紧张时,这些水生植物被要求清理,不少居民不理解,“舍不得弃”,只能耐心地去解释。另外,当地居民喜欢在门口供奉土地公公,在客厅设立神台,旁边一般有几个茶杯,杯子里有水。根据习俗,这些杯子里的水一般到了农历初一、十五才会更换,这极其容易滋生蚊虫。为难的是,很多居民比较“讲究”,不让人碰这些杯子。因此,如何说服居民,及时清理杯子的积水,也是一大考验。“每次,我们都小心翼翼的。”邝婉雯表示,居民们虽有抵触情绪,但看到志愿者很辛苦地清理积水和垃圾,亲眼看到积水里的虫卵,也会慢慢认可他们的工作。全文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