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海封碱胶带先生
“这顿饭代价也太大了!”去佛山顺德吃个饭,回广州就中招,俩小时被蚊子叮了几口,居然染上“基孔肯雅热”。网友都懵了:难不成以后出门吃饭得裹成粽子?
讲这事的是他同事阿峰,周末一起开车去的那位。细节一梳理,其实就这么回事:中午人多,他们在乐从那条小街排位,门口贴着“清风不燥”,其实蚊子凶得很。等位那会儿,他们就拿纸巾拍腿,喷了点驱蚊水,还是免不了被叮,脚踝上冒了几个包。饭倒是吃得快,鱼滑嫩得离谱,结完账就返程,车里空调冷风一开,谁也没把那几口当回事。到广州天还没黑,他回家洗了个澡,随手抹了花露水,心里想着过一晚就消下去了。
第二天他撑到下午,整个人就开始发飘,低烧,手指关节像拧过一样酸疼。阿峰说他还嘀咕,怎么可能一顿饭就把自己吃虚了,估计是空调吹多了。他平时怕麻烦,吞了颗退烧药,躺沙发上刷短视频,汗出了一身。晚上关节痛更明显,脚背像被人掰过,睡到半夜翻来覆去,早起还以为是楼下健身房音乐太吵。那种隐隐作痛的感觉,像有只小动物在骨缝里蹦跶。
到了第三天,皮疹一点点起,手臂上像撒了细盐,他这才心里发怵。社区门诊医生先问了行程,再看他脚踝的叮咬点,皱了下眉,让他验血再观察。抽完血他在外面坐着,喝了一杯温水,手机里不断弹出蚊媒的防控提醒,心里犯嘀咕这事儿不会真撞上了吧。阿峰帮他把车停好,顺手给物管打电话,让清理一下花坛边的积水和废旧桶。那天下午太阳很毒,门诊外那棵榕树底下也在摆灭蚊器,味道一股子药水味。
结果出来那天早上,医生把纸一推,说考虑是基孔肯雅热,先别慌,按医嘱休息、补水、对症就行。区里的人很快过来做随访,消杀队背着喷桶把楼道、绿化带又扫了一遍,邻居们拿着口罩探头看,谁都不敢多问。阿峰把他送回家,冰箱里塞了电解水和酸梅汤,嘱咐别硬扛。那几天他躺床上,醒来就看窗外的云,手指一动就发酸,连手机都不太愿意拿。说真的,被蚊子刮了一刀似的,心里憋屈得要命。
等症状慢慢压下去,他彻底改了出门的习惯,背包里塞了小风扇、驱蚊喷雾、长袖薄衫,甚至备了个电蚊拍。阿峰看他这么谨慎,倒也没笑,谁遭过一次罪,谁就懂这事儿不叫矫情。可话说回来,个人做足了也就一半,楼下堆水的花盆、后巷没盖的污水井、共享单车篮里积的水,都是蚊子的窝。送外卖的小哥在暴晒里穿短裤跑一整天,哪能随时抹喷雾,想避都难。城市里防蚊这档子事,不靠大家齐心,真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费劲。
他休了五天,勉强能下楼走两圈,关节还是僵硬,像旧机器慢慢热起来。小区里孩子在滑梯那儿喊叫,几位阿姨拿着蒲扇打着圈儿聊菜价,阳光底下蚊子嗡嗡的声音像细小的马达。门卫把一桶黄色药水摆在出入口,偶尔还能看到一只翻着肚皮的蚊子飘在水面。他路过便利店,店员在门口浇花,提着壶把水倒干净,顺手把地上的瓶盖捡走,动作利索。那一刻他没说啥,掏出手机拍了张排水沟的积水,给街道平台提了个意见。
你要说这事儿有多玄乎吧,也不玄,碰巧、松懈、天气一热,串起来就成了麻烦。阿峰后来老念叨,吃饭吃得人心惶惶也不是个事,可谁让蚊子这么会挑空子。他自己也没打算把日子过成防蚊指南,想吃就吃,但心里会先看看店门口有没有清水坑、桌边有没有花盆。朋友约他去江边夜宵,他犹豫了一下,把长袖塞进包里,嘴里嘟囔一声走吧走吧。他心里打鼓,但也不想被吓得不敢动弹。以后出门吃饭都要全副武装防蚊吗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