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人掌上的牡丹花
2006年,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普通公务员晚上回到家,悄悄对妻子说:“老婆,我的银行卡上多了4100万,别告诉别人,”妻子开始不相信,但看到余额后,她也震惊了,颤抖着问:“这些钱从哪来的?”没想到公务员淡定地:“写书赚的。”
这个公务员叫石悦,平时看着就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人,在海关做了六年,每天处理些走私案子。同事们下班要么去唱歌要么聚餐,他总一个人捧着本历史书看,大家都觉得他有点“怪”,说他“该懂的不懂,不该懂的懂一堆”。
其实他打小就迷历史,五岁就抱着《上下五千年》啃,高中时甚至假装上学,在家埋头看《明实录》,大学更是把图书馆历史区的书翻了个遍,管理员都记得那个总啃着冷馒头看《国榷》的瘦学生。
2006年3月,他实在忍不住想把历史写得好玩点——那会儿市面上的历史书都太严肃,看得人犯困。于是他用“当年明月”的名字,在天涯论坛开始写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
白天他是处理公务的海关职员,下午四点一回家就扎进书房,用大白话讲明朝的事儿。朱元璋成了“应聘高手”,朱棣成了“拆迁队长”,海瑞成了“倔驴”,这些幽默的说法让历史人物活了过来。
他每天更新,有事还会专门跟网友请假,而且每个细节都来自正史,还标着出处,背后是他啃完几千万字史料的功夫。
没想到这书一下子就火了,两个月点击量破百万,催更的帖子都能挤爆服务器。2006年9月出书后,一年就卖了50万册,到2009年连载完,总点击量超过1.9亿,要知道当时全国网民还不到4.5亿,这热度太吓人了。
那4100万,真是他2008到2011年拿的版税。可大家哪信啊!一个公务员突然暴富,不少人猜他是不是利用职务搞了啥猫腻,写书就是个幌子,还有人说他“亵渎”文学。
后来还有人写长文挑书中的“错”,说他买点击量,网上吵翻了天。石悦也没咋辩解,就说过一句:“我在海关天天看走私物证,伪造点击量比篡改历史低级多了。”
出版社让他辞职专门写书,他没答应,照样上班下班,单位领导还是看了央视节目才知道,这个平时沉默的下属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当年明月”。后来他也没再出书,继续在体制内工作,现在成了上海的重要官员。
他用自己的经历说明,公务员也能有自己的爱好,而且能做得很出色。就像他说的,成功就是“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”。
主要信源:(中国新闻网——“当年明月”上央视《面对面》讲自己那些事儿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