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化之旅中共享发展成果,顺德举办系列活动致敬“城市美容师”

顺德 更新于:2025-10-29 11:05
  • 逸然782

    顺德环卫工人的早餐,终于不用自己掏钱了。

    11月3日,大良街道的环卫工人们在清扫赛道上比拼速度,不是为了奖金,是为了尊严。60名选手,10个镇街,扫地、分拣、装车,每一项都像在演一场无声的英雄剧。

    没人鼓掌,但奖杯真真切切捧在了手里。

    早餐免费了。300万财政钱,不是发给领导的调研餐,是给凌晨四点就出门扫街的人。5600份热粥热包,120个点,不挑地段,不看身份,只要穿着橙色马甲,就能吃上。

    这不是施舍,是城市该有的基本尊重。

    休息站也换了新模样。

    空调开着,水壶烧着,药箱里备着晕车药和创可贴。

    以前蹲在路边啃冷馒头,现在能坐下喝口热汤。

    八百万不是修给游客看的网红打卡点,是给那些被城市踩在脚下、却托起城市干净的人。

    有人夸顺德会做事。

    可这哪是什么“高明政策”?

    不过是把本该有的,终于拿出来了。

    环卫工不是城市的装饰品,是城市的底色。

    他们扫的不是垃圾,是体面。

    有人还在说“工资够了”。

    可工资能买回凌晨的寒风吗?

    能抵消被路人嫌弃的眼神吗?

    能换回孩子在学校被问“你爸妈是捡垃圾的?

    ”时的沉默吗?

    他们不求鲜花掌声,只求一句“谢谢”。

    现在,连早餐都包了,这声谢谢,终于不用靠嘴说。

    彭成进笑了,梁耀腾眼眶红了。

    不是因为得了奖,是因为有人记得他们,记得他们不是“流动的工具”,是活生生的人。

    顺德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    它只是把一个城市该有的温度,一点点,还了回去。

    别人还在谈“城市形象”,顺德先给了环卫工一口热饭。

   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